最近的海外港口交易又有新动静 —— 贝莱德突然放话配资平台官网网址,说愿意拉中远集团入伙。这事儿看着是商业并购,其实里子藏着全球航运的权力洗牌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:为啥贝莱德非得求中远?中远手里的牌,到底有多硬?
先给不了解背景的朋友补个课: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要卖 43 个海外港口,这些港口分布在全球关键节点,从欧洲到拉美都有。之前想牵头并购,但最近突然松口,说欢迎中远加入财团。这可不是贝莱德大方,而是它心里门儿清 —— 没有中方国资进场,这交易根本成不了。
但中远接不接这橄榄枝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作为中国航运 “国家队一哥”,它手里至少有三张牌,每张都能改变棋局。
第一张牌:单干,照样能拿下。
有人可能会说:43 个港口啊,单靠中远能吃得下?还真能。中远是全球第四大航运集团,央企背景,手里的现金流和资源根本不是普通企业能比的。更重要的是,它接港口从来不是只看账本。
就说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,当年快破产了,没人敢接,中远接了。现在呢?成了欧洲第一大港。为啥能盘活?很简单 —— 中远自己就是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,自家的货轮往那靠,港口能不活吗?还有南美洲的钱凯港,中远一手建起来,直接成了南美面向太平洋的第一大港。
这些案例说明啥?中远接港口,靠的是 “航运 + 港口” 的联动能力,更靠国家战略托底。李嘉诚卖港口可能是为了套现,但中远接盘,看的是 “一带一路” 的节点价值。这些港口握在手里,中国外贸就能多几条路,不用被西方卡脖子。
要是中远单干拿下这 43 个港口,100% 央企控股,背靠中国政府,谁想逼它转手?难。李嘉诚当年在西方压力下能低头,但中远作为央企,政治站位摆在那,服务国家战略是第一位的,不可能为了钱随便卖港口。
第二张牌:组队,内资财团能把贝莱德挤出去。
中国不缺能打的资本。中远要是不想单干,拉上中信、招商局这些 “国家队队友”,组个超级财团,一样能从李嘉诚手里买过来。到时候股权全是内资,美国想插手都难 —— 毕竟这 43 个港口没一个在美国。
有人可能担心美国施压?别忘了,这些财团背后是中国经济实力。中远、招商局这些企业,平时接的都是 “硬骨头” 项目,比如在战乱地区建港口、在亏损节点保航线,靠的就是 “抗压强”。李嘉诚扛不住的压力,对这些央企来说,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考验。
第三张牌:入伙,和贝莱德 “同桌吃饭”?
中远要是入伙,等于和美国 “共掌” 这些港口。到时候地中海航运这类欧洲玩家,大概率会被边缘化。但这事儿的核心是:凭啥中远要让利益?毕竟现在主动权在中远手里,不是非加入不可。
当然,中远还有第四个选择:啥也不做。
就看着李嘉诚把港口攥在手里,贝莱德买不走。只要港口还在香港企业手里,就还算中国资本控制。美国拿不到,中国外贸航线就安全。中远不用花上千亿接盘,还能继续用这些港口运货。李嘉诚现在是进退两难 —— 想卖,没中远点头卖不掉;想留,又怕夜长梦多。
说到底,贝莱德求中远入伙,不是给好处,是没办法。没有中远,交易成不了;有了中远,规则得按中国的来。这 43 个港口的控制权之争,本质是全球航运话语权的较量 —— 以前西方说了算,现在中国有了说 “不” 的底气。
最后聊个实在的:你觉得中远该选哪条路?是单干把港口攥在手里,还是组队让内资抱团,或者干脆按兵不动?这背后可不只是生意,是咱们中国外贸能不能 “走得稳、走得远” 的大事。
浙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